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参加OWL猫头鹰实验室开放典礼
2012年8月16日,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副校长姜胜耀和清华大学基金会成员的陪同下,参加了TEEP新成立的创新实验室的开放典礼。这个实验室称为开放智慧实验室,亦称猫头鹰实验室(OWL)由钱学森力学班与CNMM共同建立。
猫头鹰实验室不仅仅是为CNMM的研究生和钱学森力学班的本科学生提供分享创意的空间,也为其他院系、甚至清华以外的学生提供分享平台,从而实现跨学科协作共建项目,当然,这些项目是他们自己设定的。猫头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加工工具与分析设备工具,包括3D打印机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
在典礼上,陈校长分别和来自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美术学院、中山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学生情亲切交谈,这些学生正在参加为期四天的“创意孵化项目”。在CNMM副主任、猫头鹰实验室负责人徐芦平的主持下,本次活动分为紧密连结的几大块内容,包括极限学习、交叉学科脑力风暴和团队项目创建等。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探索所挑战项目的创造性解决方法,例如基于磁流体力学原理的潜艇设计等。“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梦想可以变为现实。”其中一个参与者说,“在短短的几天里,从单纯的想法到现在这个阶段,感觉像个奇迹…经过这么多年被动的学习,我觉得创造的激情又回来了。” 同时,参加典礼的还有两位在交叉学科教育和研究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国际知名学者:英国伦敦纳米技术中心(LCN)的主任Gabriel Aeppli教授和法国巴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CRI)Francois Taddei教授。在开放典礼之前,这两位专家向陈吉宁校长阐述了他们对于像猫头鹰实验室这样的机构对创造创新氛围的重要性的认识。
TEEP首席教授郑泉水教授对在开放典礼上做出评价,他说,“teep的目标是为清华大学建设一个创新孵化器,试验在教育、研究和科技方面可以帮到整个学校的新概念。猫头鹰实验室是这中思维中一个重要的例子。我期待学生在这片新天地中创造出的成果。”
“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时代促使21世纪的大学教育要以培养创造性学者和发明者为目标”徐芦平说,“猫头鹰实验室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空间而成立的,在这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发组织研究和创新,学习关键的技巧,例如怎样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和快速的原型设计,这是未来高科技社会中必备的素质。”
猫头鹰实验室开放典礼,从左至右:王德宇、徐芦平、张静、郑泉水、Francois Taddei、陈吉宁、Gabriel Aeppli、姜胜耀和Francois Grey
钱班学生唐晓雨向陈吉宁校长和国际学者介绍她的合作小组在猫头鹰实验室的研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