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钱学森力学班组织学生访问挪威科技大学交流学习

发布人:黄鑫 发布时间:2016-02-22 来源:钱学森班


      210日至17日,钱学森力学班(以下简称钱班)组织7名同学赴挪威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交流,旨在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增进学生对国外一流大学教育发展及文化习俗的了解,促进双方学生的学术交流。


      挪威科技大学纳米中心主任张志良教授对钱班师生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挪威历史文化以及挪威科技大学的教学、科研等方面情况。


01.jpg


      在访问的第一天,学生们参加了对方主办的Grey Goo论坛,听取了挪威科技大学学生的研究成果报告,比如,用细菌的荧光光谱来作为细菌的一个特性的研究等。之后是工业界人士的演讲,使钱班学生对当地科技公司的新技术有了大致了解。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挪威科技大学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深入研究的精神。论坛结束后,钱班学生杨策接受了挪威国家广播电台(NRK)的采访,讲述了自己初到挪威的感受以及对挪威科技大学的印象。


02.jpg

03.jpg


      在志愿者学生的带领下,钱班师生参观了校园,并听取了关于挪威科技大学文化以及特色课程Expert in Teamwork的介绍。


05.jpg


      为了更深刻地了解国外的教育学习方式,钱班学生参加了实验技术课与电学课堂,大家觉得课堂模式与国内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但当地学生的自主讨论环节却更为新颖透彻。随后,挪威科技大学的教授带领学生们参观了纳米中心最为骄傲的超净间,大家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换上了无尘无菌实验服,接触了非常先进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的设备。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纳米刻印技术,给钱班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同时,组织者为了让钱班学生与当地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入地交流,还为大家安排了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大家针对挪威现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头脑风暴,例如,如何在挪威建设高铁,怎样建立和利用戴森环,到新星球上如何生存等。钱班学生也纷纷表示,这与我们钱班的猫头鹰实验室很是相似。此外,两国学生各自下厨准备自己国家的特色美食,并在餐厅进行交换,以此品味异国风情。从未曾下厨的钱班学生们聚在一起动手包饺子,增加了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凝聚力。还有一项是,两地学生分别介绍本国的桌上游戏,并且分组进行竞赛,两国学生互相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这些活动都是在结束白天的行程后利用晚上时间进行的,正因此使得大家的活动安排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06.jpg

07.jpg


      与此同时,组织者为了让钱班学生与当地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入地交流,还为大家安排了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大家针对挪威现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头脑风暴,例如,如何在挪威建设高铁,怎样建立和利用戴森环,到新星球上如何生存等。钱班学生也纷纷表示,这与我们钱班的猫头鹰实验室很是相似。此外,两国学生各自下厨准备自己国家的特色美食,并在餐厅进行交换,以此品味异国风情。从未曾下厨的钱班学生们聚在一起动手包饺子,增加了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凝聚力。还有一项是,两地学生分别介绍本国的桌上游戏,并且分组进行竞赛,两国学生互相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这些活动都是在结束白天的行程后利用晚上时间进行的,正因此使得大家的活动安排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08.jpg

09.jpg

010.jpg


      当地216日晚,在挪威科技大学举办的欢送晚宴上,大家交流了感悟和收获,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以下摘自7名学生交流感想报告:


     力3阚镭:在听公司的演讲的时候我仍旧感慨颇深。令我十分惊讶的是来展示的公司并非都是那种已经较为成熟的,有一定市场的公司,而更多的是那种一个仅仅是因为有了一个新的技术,或者新的理念就开创的公司。这种公司往往只有几名员工,有很大的所谓“潜在市场”但并没有时常占有量的公司。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当初创立苹果的时候只有三个人,但就是这样的公司最后成为了主导世界走向的一大巨头。以前在国内,苹果只是一个传说,但今天在挪威我见到这样一群人以后,我才深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出色的技术人员,应该如何用新的技术去“改变世界”。


阚镭.jpg

图为阚镭同学参加趣味科学实验


      力3杨策:他们在研究中遇到高精尖的仪器肯定不会再畏手畏脚,并且对仪器内部的工作原理也会更明了一些。这种心态会改变我们对科研的态度。昨天晚上我们也交流了所上的课程,我们的课程比较相似,但在科研方面却感觉我们做的项目并不像他们那么高大上。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上的差距。对于科研那种“高大上”的陌生和距离感,对于新奇事物的不敏感,至少这方面的差距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吧。


杨策.jpg

图为杨策同学“烹饪”美食


3朱秉泉:总共有四位NTNU的学生负责接待我们:Mari, Mette, Thorstein 还有Sigmund。和他们接触后我才得知,此次交流活动,几乎全是Timini这个学生社团自行组织的,四个负责人事无巨细的帮我们安排好了一切,连每日行程的公交车站点都写在行程表上。而他们还只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而已。我很佩服他们的能力。在后几天的交流中,我得知,若是是申请工业界的工作,这些社会工作将是他们仅次于学习成绩的重要评分项。或许这能解释他们强大的工作能力。


朱秉泉.jpg


      力4肖飞宇:在大概第6天的时候,我们受邀去听张志良老师的座谈会。张老师师研究断裂力学的,他向我们介绍了他自己的研究组和研究方向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成果,本来实际上张老师的研究方向对我而言很陌生,而且他做的基本都是应用为主的研究,但是他的一个关于碳纳米管可塑性的研究吸引了我,因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所研究的对象和我所进行的SRT项目有着极其的类似性,虽然我是在传热领域,但是同样是二维材料,同样的研究角度,那么思路和方法一定是可以借鉴学习的,于是我回国后立即找到了他地相关研究的论文,的确给我的思路上有了很大的启发。这就是一次偶然间的学习,传热学和断裂力学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两个领域,却在二维材料这里有了共同相通的地方。如果说,这次挪威行,对我个人而言有什么具体的收获的话,首要的便是在同一位位老师和一位位同龄人的交流和自己的思考中逐渐看清楚了自己前方选择的路。


肖飞宇.jpg

图为肖飞宇同学参与趣味科学实验


      力4刘思琪:离别总是难言的感受,我们和挪威的同学交叉着坐在餐桌上,欢快的聊天气氛让我们忘记了这是最后的相聚时光了。我们教给了他们好多中文字词,建议了好多中国旅游去处,还教他们用了微信,希望以后能更多交流。亲切的玩笑、愉快的合影,似乎不是刚刚结识没几天的朋友。Mary总是一副女王范,Mette陪伴我们的时间最长对人最亲切,ThorsteinSigmund给了我们好多生活上的帮助,还有好多人我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却记得每一分快乐的时光。


刘思琪.jpg

图为刘思琪同学与挪威科技大学学生切磋棋艺


      力5李维灿: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食堂吃晚餐时,Wang显然注意到了我们的抱团意识,因而“强迫”大家分散到吃饭的Timini学生中去。这里也要感谢Wang,多亏了他将我们打散,才使我们真正地完成了破冰。七天,在知识上难以学到太多东西,可对于认识世界,为以后可能的更长期的出国交流,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以前我也曾跟着父母出过国,可对内心的影响和冲击远没有这一次大。


李维灿.jpg

图为李维灿同学在头脑风暴活动中讲解自己的想法


      力5刘浩:我们在一次美丽的夜晚加入了Timini的讨论,我们为了一些简单的脑洞各抒己见,未来的像如何建立一个环太阳系的Ring来采集太阳能量,专业的像如何跨越海峡建立一座铁轨,更随性的像寻找你认为与这些词opposite的词。我们交流彼此知识中可能在未来用得到的技术,共同摸索未来的一角;我们在讨论中一次次改进方案,综合考虑成本技术可行性以及种种,为了一个目标激烈而炽热;我们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词进行诠释,常常为对方思维的独特而眼前一亮。这是我在挪威科技大学最开心的一个夜晚,也是感触最深的一个夜晚。此次挪威之行收获颇丰,对友校的各种学制信息资源分配都有了一定了解,也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坚定了立身科学前沿探索人类认知极限的学术理想,认识到了我国一些暂时的落后,化为内心为祖国发展建设作出伟大贡献的源动力,对学校和院系给予的机会和支持致以最真挚的感谢,此后,将更加坚定而前行。


刘浩.jpg

图为刘浩同学在头脑风暴活动中讲解自己的想法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