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行──高科技企业印象
序
2017年7月钱学森班2位同学利用深圳出差的间隙,先后访问了华大基因和大疆创新。
华大基因在创投界被称为“生物界的谷歌”、“基因界的黄埔军校”、“生物医学产业的独角兽”。
大疆创新,一个大学生团队开创的机器人王国,令“中国制造”在欧美高手如林的高科技领域崭露头角,名利双收。
两个不同行业、不同发展轨迹的企业,都为中国在各自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在两个企业,都是有一群年轻的执著的追梦者,“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钱班”的同学参观华大和大疆后,收获到了什么?
力三 胡脊梁
很有幸在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倪鸣的带领下参观这家在基因测序等生物技术和服务方面领跑全国乃至世界的传奇企业。在参观期间,我从发展历程,企业文化,技术研发和主要业务等方面了解了这家企业。华大的成功给我们很大启发。
从我踏进华大公司大门开始,就被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所打动。为了让员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为了对“华大食品”进行内部尝试,华大基因不仅鼓励员工爬楼梯,还为员工提供了膳食平衡建议和华大农业生产的有机食品。我很好奇华大为什么在对公司获利没有太多直接帮助的基础科学科研方面投入巨大,倪鸣院长的给我介绍了两方面原因。首先华大基因作为全球基因测序技术的领跑者,把对基础科学做贡献当作自身的奋斗目标之一;另外长远来看,在基础科研方面的投入有利于华大引领未来生物技术。在学科建立不到十年的合成生物学方面华大作出了大量尝试,并取得众多成果。这让我很吃惊,因为现代合成生物学是当下生物物理的研究热点,在许多世界著名的高校也只是少数课题组在进行非常早期的研究。一家公司能够在基础研究方面走到如此超前的地步,这样的科学贡献和高瞻远瞩让人敬佩。基础科研都能做到如此,也就不奇怪华大在技术研发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可以从华大基因的案例总结出一些可能对科技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的要素:早期资本和经验的积累,有自主的核心技术,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有情怀和远见的企业文化。我在MIT的课题组已经得到华大一定的技术支持,希望今后能够借助华大的技术平台完成更多不可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希望华大基因能够继续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技术发展,也希望中国能涌现出更多这样传奇的科技公司。
力六 黄轩宇
我们来到了大疆深圳的接待部门进行参观,这里我们看到了各代的大疆产品,结合宣传片,从中了解了大疆发展的大致的历程,大疆实际上是由一批大学生创立的,当时这批学生也没有其他企业的支持,然后来到香港科技大学之后,得到了导师的一些帮助,但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他们丝毫也没有放弃,就凭借着他们对于航模无人机的兴趣一直在努力的研究无人机技术,我觉得这种精神非常的感染我。
从今天在大疆的参观,我觉得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大疆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没有不可能,只有获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才能使得产品以及公司的发展处于不败的地位;同时也要对时代,市场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分析,找到最优的突破点,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