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钱学森班大型跨年级交流活动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7-26 来源:钱学森班
为增进钱班各年级同学之间的了解,让高年级同学有机会向低年级同学分享科研,学习,生活和未来选择的经验,毕业班力三的同学们组织了首次钱班大型跨年级交流活动。钱班各年级同学累计7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郑泉水老师,陈民老师,何枫老师和徐芦平老师也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

活动开始,主持人胡脊梁简单介绍了本次交流活动的目的和流程。交流活动由嘉宾分享和分组讨论两个环节组成,旨在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学习,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在钱班这个大家庭内部建立起长期的联络和沟通。

在嘉宾分享环节中,六名力三同学作为嘉宾通过回答主持人与现场同学提出的问题来分享自己的经历。李逸良,李家其,王宇嘉,邵枝淳,李步选和俞嘉晨回答了同学们的诸多问题,引起大家的共鸣和讨论。同学们围绕科研,学习和毕业去向提出了如下有代表性的问题,嘉宾逐一回答。



  专业知识的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什么关系?

回答:专业知识扎实的同学在做科研时上手比较快,能够较快学会课题所需的仪器操作和计算方法等技能。但是在真正解决超出以往知识体系的原创性问题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专业知识重要得多。所以大家应当在学习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也不必过分追求成绩,而忽略科研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生导师?

回答:导师的学术水平与个人性格是选择导师时需要考量的因素。可以通过学术论文了解一个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方向;通过与导师本人以及其研究生交流可以了解导师的为人与课题组的运行情况,结合这两方面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导师


 本科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还是留校保研?

回答:这取决于个人对未来的规划。目前而言,国外名校的科研氛围与学术水平高于国内高校,所以有志于学术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出国。但是也不能忽略中国科研实力不断提高,科研经费不断增长的现实。对于想做工程或创业的同学来说,国内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大家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毕业去向。


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力三班的同学认真仔细地回答了低年级同学的各类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大家按照专业兴趣分成了六组,因此可以讨论更多专业方面的问题。同时,同学们也更加深入和仔细地讨论了学习,科研和出国交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这一环节结束之后各组都派出一名代表,向大家交流了本组讨论的成果。

讨论结束后徐芦平老师总结了本次交流活动的成果。他进一步指出这样形式的交流活动如果长期做下去会让大家受益匪浅。拥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讨论班定期举行讨论活动。这样的讨论可以增进大家知识的共享和灵感的碰撞,对于科研创新至关重要。他表示猫头鹰实验室愿意为大家将来的讨论活动提供场地与帮助。

 

郑泉水老师在本次交流活动的基础上展望了对“钱班大家庭”的构建。他指出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钱班同学可能成为大家逐梦路上坚强的保障。郑老师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需要在一同解决问题,一通克服困难中建立。因此钱班各年级同学不仅需要在学术上增进交流,在生活中也应该组成各类群体,共同成长,相互帮助。

主持人胡脊梁在活动最后对在场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为这次活动策划和准备的同学们表示感谢。钱班跨年级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