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的全体同学
亲爱的同学们:
新年钟声很快就要敲响了。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我们的钱学森班实现了多项创举,取得了重要进展。大家一定非常关心。这里简单梳理一下,作为我给全体同学的2018新年致辞。
今年夏天毕业的钱学森班2013级同学在大学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班级层面,他们获得了清华大学乃至北京市颁发的几乎所有集体荣誉,包括清华优秀班级第一名。个人方面:胡脊梁等同学的探索,为钱学森班创立并全面启动以“通过研究学习”为核心的CRC体系,做出了极好的示范;李逸良同学荣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2013级同学们在校发表了31篇科学论文(包括以第一作者发表在PNAS等上的论文); MIT三个系(机械、材料、信息)给予了该班同学共5份博士生名额(很可能创造了清华一个班的记录)。在此特别感谢该班的班主任陈民老师和辅导员倪彦硕博士生,并祝贺他们共同获取钱学森班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
深入实践CRC培养体系
经过逾8年的实践和近2年的密集研讨,钱学森班在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本科荣誉学位试点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了以“通过研究学习”(Learning through research, LTR)为牵引、高度重视“软”能力建设的CRC(Course – Research – Club/Community)体系。郑泉水、徐芦平和白峰杉通过在校内外的一系列讲座、并正在撰写一本“通过研究学习”(暂名)书籍,详细阐述了有关实践和我们的认识。该体系的核心观点是,LTR是最有效的精深学习方法:帮助每位同学找到自己热情所在的发展方向、据此实现自主选课和深度学习、找到人生和学业导师、抓住重大机遇。同时,祝贺郑钢铁老师因在指导创新Projects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得钱学森班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
全面启动“钱学森班伯乐计划”
在现有高考体制下发掘出未来的“钱学森”、“爱因斯坦”、“乔布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2017年5月,清华钱学森班召集了全国范围的12所顶尖中学(北京四中、长郡中学、成都七中、大连二十四中、衡水中学、湖南师大附中、华中师大一附中、人大附中、深圳中学、清华附中、上海中学、学军中学)校长参加的首届”清华钱学森班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长论坛”,开创了从高一开始观察和选拔创新性人才的新模式。作为关键举措之一,2017年12月,为我们与杭州学军中学成立了首个联合实验室(开放智慧实验室-学军中学OWL=Open Wisdom Lab)。
启动“钱学森班创新生态计划”
培养未来的创新领袖,需要巨大资源的支持,尤其需要多方面杰出人士担任志愿性的导师。钱学森班第二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由姚期智先生和高华健先生领衔,包括黄克智院士为荣誉顾问的八位领袖级人士来自力学、科学、工程、教育、创业等领域。通过9月召开的两天顾问会,高度评价了钱学森班的发展状态、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关键性的建议。
从2016年夏开始,企业和管理界一批杰出清华校友加入了“钱学森班人生导师和创业导师”联盟(由郭樑主任、李韶军董事长、孙国富博士牵头) - 定期举行清华钱学森班“今日与未来对话”-创业系列,并参加钱学森班面试等活动。
11月,钱学森班举办了清华大学首个“Parents’ Weekend”活动。钱学森班2017级30名新生的45位家长热情到会,给予了高度赞赏。
另外,钱永刚和张克澄先生牵头,将于2018年春正式启动清华钱学森班“今日与未来对话”- 大师系列。
火爆的“钱学森班创新挑战赛”
钱学森班日益成为了梦想进入清华的年轻学子的火爆选择。2017年1月有1300余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各省竞赛第一名以上,或等价)报名参加只有30个名额的钱学森班的工科冬令营——为期四天的“钱学森班创新挑战赛”,;2018年1月将举行的新一年度挑战赛,更是吸引了全校各个工科冬令营、总数5000余位学生中的一小半优秀学子报名。这些事实说明,清华钱学森班的人才观、培养理念和实践,获得了很多具有巨大创新潜力和志向的优秀学生和他们家长的认同。
日益壮大的清华钱学森班项目团队
清华钱学森班的培养理念要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赢、开放式资源多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志同道合、满怀热情、且在教育方面有突出成就的老师的加盟,是钱学森班不断进步的基础。2017年,来自北大的周华老师(担任钱学森班首席助理兼战略发展部部长)、清华心理学系的孙沛老师(担任钱学森班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项目主任)和航院的任建勋老师(担任钱学森班总班主任兼SRT项目主任)等的加盟,大大充实了钱学森班项目组。更多的优秀导师参与支持钱学森班学生选拔、课程培训、科研指导将会使钱学森班的同学们更具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又有更多选择自己兴趣方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