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校长邱勇调研钱学森力学班并主持召开工科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

发布人:黄鑫 发布时间:2020-05-16 来源:钱学森班
        清华新闻网5月16日电(记者 吕婷 摄影 李派)5月15日下午,校长邱勇来到蒙民伟科技大楼,就钱学森力学班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工科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副校长郑力参加调研。
 

邱勇讲话

 

        在听取钱学森力学班相关工作汇报和部分工科院系院长、系主任发言后,邱勇对钱学森力学班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邱勇表示,清华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深厚的经验积累,而要在专业领域建立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模式,仍然要在工科发力。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以自身发展历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学科强有力的支撑能力等作为支持条件。清华大学在工程教育、工科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当前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国家对拔尖人才的需要将更为迫切,清华要进一步思考拔尖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邱勇表示,钱学森力学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工科拔尖人才培养有重要启发意义。第一,钱学森力学班一直在试图努力解决“钱学森之问”,并为之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构想并付诸实践,尤其是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激情的培养,并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第二,创新思维要从年轻人尤其是本科生开始培养。学习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之中,没有太多约束和包袱,可以发挥巨大潜力,甚至能够解决前辈、大师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形成真正的创新思想。第三,要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强大的指导团队。钱学森力学班汇聚了海内外著名学者和业界导师,将师资力量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特征。第四,要适度给学生“松绑”,降低课程总学分数和核心课程数,更加重视夯实基础,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将专业课程与研究生培养更好地衔接。

 

        邱勇表示,接下来还要继续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整合师资力量、科教融合如何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拔尖人才培养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拓展等问题。邱勇最后说,感谢钱学森力学班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关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更多可能性,接下来相关专家组将统一协调规划,开展深层次讨论,力求在工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破。
 

郑泉水介绍工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郑泉水院士围绕工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汇报。郑泉水表示,清华正面临“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要精准地抓住机遇,接受风险和挫折,并勇敢地运用技巧实现弯道超车。郑泉水将钱学森力学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欧林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并表示,钱学森力学班注重帮助学生发现激情,引导学生研究科学技术重大挑战性问题,原创性难度相对较高,挑战性主要集中在交叉创新。钱学森力学班以“进阶式研究学习体系”为牵引,引导学生关注未知领域,培养研究激情,发展探索与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精深学习构建T型(更深更广)知识体系,加强团队合作并培养创新领导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郑泉水还围绕清华工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从试点到体系化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的相关构想。
 

白峰杉介绍钱学森力学班CRC培养模式

 
        钱学森力学班培养模式及荣誉学位负责人白峰杉教授重点阐释了钱学森力学班CRC(Course-Research-Community/课程-研究-社群)培养模式。白峰杉认为,以拔尖为目标的本科教育要超越知识传授的层次,而是以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精深学习获得知识、能力、思维和境界的拓展。CRC培养模式强调问题驱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实现教师从“我要教”到“帮你学”的转变。
 

徐芦平阐述科教交叉创新平台相关构想

  
        钱学森力学班运行及研究实践负责人徐芦平副研究员主要阐述了建设科教交叉创新平台、打造全校开放导师网络、构建开放创新挑战研究实验室等相关构想,以更好地通过科教交叉、开放创新,支撑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张建民、汪家道、欧阳证、姜培学、李建秋(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发言

 

        土水学院院长张建民院士、机械系主任汪家道教授、精仪系主任欧阳证教授、能动系主任姜培学教授、车辆学院院长李建秋教授聆听报告后,纷纷表示深受感动和震撼,均对钱学森力学班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表示高度肯定和赞赏,一致认为钱学森力学班在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做法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和推广意义,并围绕拔尖人才培养、工科本科教育、科教融合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创新空间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座谈现场
 

        未央书院院长梁曦东教授、探微书院院长刘铮教授、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教授,航天航空学院及钱学森力学班负责人,校办、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科研院、资产处、发展规划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转载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原文链接:
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3/79098.htm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