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
联系方式:010-62797871(办)、1910430798(手机)
联系方式:010-62797871(办)、1910430798(手机)
邮箱:qiangli@mail.tsinghua.edu.cn
详细信息:https://www.chem.tsinghua.edu.cn/info/1095/2229.htm
对钱学森班师生关系的认识:
同学与老师间的交流密切一直是钱学森班的传统和优势, 如何使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学习的成果,更需要双方一致的努力和不懈地探索;
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同学们在了解“不一样的大学化学”的同时,开阔解析科学问题的眼界,发掘自身的创造能力。
志愿提供的导师合作与指导形式:
入学伊始,通过自愿报名方式,组织6人规模的化学兴趣小组,提供课外研究型学习的机会。
活动包括:理论探讨、自主方案设计与实验室研究等环节,每月活动5-10小时。
接受钱学森班一年级同学1-2名(无论参加化学兴趣小组与否),每个月指导时间6小时以上;
接受钱学森班二年级及以上1-2名(无论参加化学兴趣小组与否), 提供SRT、星火计划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指导,提供所需实验条件与合作研究生(目标:独立完成或合作发表SCI论文,参与国家课题研究工作,能独立承担研究任务)。
对所指导同学的期望:
详细信息:https://www.chem.tsinghua.edu.cn/info/1095/2229.htm
对钱学森班师生关系的认识:
同学与老师间的交流密切一直是钱学森班的传统和优势, 如何使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学习的成果,更需要双方一致的努力和不懈地探索;
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同学们在了解“不一样的大学化学”的同时,开阔解析科学问题的眼界,发掘自身的创造能力。
志愿提供的导师合作与指导形式:
入学伊始,通过自愿报名方式,组织6人规模的化学兴趣小组,提供课外研究型学习的机会。
活动包括:理论探讨、自主方案设计与实验室研究等环节,每月活动5-10小时。
接受钱学森班一年级同学1-2名(无论参加化学兴趣小组与否),每个月指导时间6小时以上;
接受钱学森班二年级及以上1-2名(无论参加化学兴趣小组与否), 提供SRT、星火计划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指导,提供所需实验条件与合作研究生(目标:独立完成或合作发表SCI论文,参与国家课题研究工作,能独立承担研究任务)。
对所指导同学的期望:
学有余力,对化学合成、晶体生长、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或铁电物理等学科有浓厚兴趣;
乐于参与团队合作,对创造性研究与探索充满激情;
愿意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来尝试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与化学研究与未来学习的关系:
化学是了解科学世界的窗口和重要工具,参与化学兴趣小组并非仅限于学习研究化学,而是要通过思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构建与未来专业研究的衔接;
无论你觉得自己是否擅长化学,都可以在这片天地里发现全新的自我。
已参加化学兴趣小组的钱学森班同学:
2014级:艾尼亚尔,肖飞宇,李强,杨昊光,杜迎霜,倪锐晨,章子毓;
2013级:李逸良,李步远,高炜,包佳立,米泽民,陈百鸣,何泽远,邵枝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