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7 | 长沙行
11月29日至12月1日,力7班赴长沙参观,学习先进技术,接受红色教育。
一、参观国防科技大学
在火车上度过了一晚后,力7的同学们于11月30日早晨抵达长沙。短暂休息后,同学们前往在长沙参观的第一站——国防科技大学。
同学们首先参观的是“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是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它凭借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成为2013年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不仅如此,“天河二号”前后共6次夺得“超算500强”榜首。
力7同学和班主任任建勋老师在天河二号机房参观
国防科大的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的发展历史。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也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有巨型计算机研制能力的国家。随后,10亿次的“银河II”和100亿次“银河III”巨型计算机也相继问世。2009年10月,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诞生,其升级系统于次年首次在世界超算500强上位列榜首。
同时,老师还介绍了目前研发更高性能的超算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超级计算机是解决重大科学工程问题的重要工具,同学们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进入超算的机房,无一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力7在国防科大参观的第二项内容是先进光学制造实验室。先进光学制造实验室主要负责精密光学仪器的加工和相关加工技术的研发。国防科大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前先进光学制造的主要应用场景、加工的大致原理和思路。在加工精密光学仪器时,表面粗糙度需要达到纳米量级。同学们在感叹于加工的超高精度的同时,也为国家在这些科技领域的雄厚实力而感到自豪。

国防科大的参观内容虽然只有两项,但“天河二号”代表了“中国速度”,先进光学制造代表了“中国精度”,这两项内容极其具有代表性,为同学们建立了对于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实力的初步概念。
二、参观毛主席故居
在行程的第二天,力七同学们一行离开长沙,前往毛泽东与刘少奇两位伟人的故里瞻仰。
在韶山的毛主席故居参观时,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了毛主席曾居住过的小屋。小屋并不宽敞,用材朴素,一些门洞甚至不得不弯腰走过。正是这并不宽敞的普通民居中,走出了中国近代史中最伟大的人物,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成长,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在乡村中接受了启蒙教育;而在领导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在农村考察中又一次住进了阔别近半个世纪的祖屋。
力7同学们在毛主席纪念馆参观
故居之旁是毛主席纪念馆。在这里,同学们又一次温习了那熟悉的历史。毛主席一步步走进县城、走进省会,一步步接受马列主义的洗礼,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之后逐步成为党的领导者,带领着党走出了一次次困境,训练出了一支坚韧强健的队伍,最终领导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学们回忆着历史进程,感叹于书中的一次次事件竟然近在眼前;在时间的顺序中,不断回味着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决定,感慨万千,真正体会到了毛主席的人格魅力。

力7在毛主席铜像广场的合影
三、参观刘少奇故里
下午,力7同学来到花明楼炭子冲村参观刘少奇同志故居和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首先力7同学到刘少奇铜像广场,瞻仰了一代伟人的英姿。在铜像前,同学们看着一代伟人的坚毅身姿,回顾着少奇同志一生的传奇经历,抒发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身影的伟大理想。
随后力7同学来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参观了刘少奇同志的生平历史。在不同的展览板块中,同学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出色的工人革命能力、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的不断努力、在党的建设上的殚精竭虑等多个侧面。

随后,力7同学又前往刘少奇同志故居进行了参观。力7同学深刻感受到了刘少奇同志将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相结合,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努力。
在参观了国防科大的“中国速度”和“中国精度”、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故里后,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应该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紧紧的维系到一起。部分同学也有感而发,就这次参观展开了深入思考:
在国防科大参观天河二号,也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超算。进入机房的瞬间,我就被庞大而井然有序的机柜和巨大的风扇声所震撼到了。透过这种震撼,我感到国家是真正在加大对超大工程的投入。但我也在思考,目前我们国家有着全世界最强大的几台超算,但为什么我们还不能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成熟地制造大飞机、运力强大的火箭?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我觉得我们可能还缺乏一些强力、高效的算法支撑我们的对各种设计的尝试。(赖丞韬)
这次去长沙参观国防科大,发现当前的中美科技战,并不是从去年,而是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例如超算中心多年前就被加入了实体清单,导致天河二号升级受阻。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相当多的科学家正在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了很多被封锁的技术,不计个人名利,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卢佳键)
本次力7湖南学习实践行程充实,我们收货颇丰。在韶山毛泽东故居,我们踏在养育毛主席的那一方山水上,对毛主席的铜像献上后辈的敬仰,在陈列馆感受学习他的一生。我们在花明楼刘少奇故居,看刘少奇主席实事求是,深入人民,做好人民的公仆。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解的历史等知识,十分融洽。感谢班级组织这次活动!(桑宛萱)
这次出行让我感受到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艰辛创业历程,两名伟大的国家领导人就是从山村中走出来,领导农民与工人运动。毛主席年少时便表现出非凡领袖气质,而刘少奇则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奉献一生,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就是这样一群从朴素工农阶层走出的队伍带领中国走向复兴,冲破科技封锁,探索富强之路。在国防科大参观的天河计算机与精加工技术就是我国自主研究的跻身世界前列的科研成果,在芯片、精密制造等先进技术上打破科技强国的封锁,取得自主产权。(舒致远)
这次长沙之行中,我们首先前往国防科技大学参观了天河二号和光学精密加工实验室。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天河二号的实体,以前只是在科技馆看过一个模型空壳。天河外观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其中隐含的却是中国科学家令人惊讶的创造能力。在精密加工实验室,我们了解了特殊的抛光的技术,以前我很难想象在那么大面积的光学表面上能做到纳米级别精度的加工,而他们确实做到了。此外我们还前往毛泽东、刘少奇的故居进行参观,再一次领略了伟大领袖的风采。(杨馥玮)
此次长沙之行中,我感受到了这里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文化底蕴,也感受到了韶山一代从古至今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传承。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短短两天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长沙乃至湖南发展的活力和自信。风味独特的长沙小吃和湘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肖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