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活 
STUDENT LIFE

“云端”相聚 | 钱班主题团日活动汇总


力7班:云游故宫


利用故宫博物院官方的“全景故宫”在线平台,力7班组织了一次“云游故宫”的主题团日活动。在若干位同学的带领和讲解下,班主任任建勋老师、巩浩然辅导员和全班同学一同领略了这座历经几百年沧桑的古代皇宫的风貌。
 

承乾宫(讲解:樊钰)



太和殿(讲解:孟详迪)



脊兽背后的故事(讲解:孟详迪)



高清文物展示(讲解:孟详迪)



九龙壁及背后的故事(讲解:刘晏铭)


皇极殿(讲解:张凇源)


养心殿(讲解:罗雯瑛)


 

以在线形式“参观”了故宫后,在团支书陈春晖的倡议下,全班随后以“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保存”为主题进行了头脑风暴,展开了对文物保护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线上“云访问”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大众方便地体会到这些博物馆的魅力,但如果要使线上资源随着场地实际情况更新,可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如何做到资源的同步与时效性,可能是线上资源下一步要面临的问题。同时,追回滞留海外文物的利弊权衡,也是接下来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陈春晖

如今文物破坏的现象非常严重,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法规,但类似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大众仍未对这些文物产生足够的“兴趣”。一种可能的措施是推出更多的文创产品、纪录片、影视作品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们的历史意义,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行动。---赖丞韬

查找太和殿的藻井的资料时,对关于它的一些小故事颇感兴趣。这些小故事背后体现的过去的人和现在的人的思维方式差异,如果只是实地参观、听导游介绍,是难以体会出来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线技术也有其特殊的优势。---贾子尧

同学们在外出旅游、参观时,不妨多多参观博物馆、历史名胜,培养自己多历史文化的兴趣。---辅导员巩浩然



力8班:学者有祖国,学术无国界
 

“高等教育与学术诚信”是近来的热点专题,力8和世文8两个班级联合举办了“学者有祖国,学术无国界”的主题团日活动,围绕未来在出国交流研学中,将会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处理作为一个中国人和一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这两种身份,如何更好地作为一名热爱祖国、有归属的学者同时又能为全人类的学术事业做出贡献进行了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同学们在活动前期深入调查中外各类学者的生平事迹、了解各领域学者在学术和生活中的价值观,在线上讨论中认真聆听、仔细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热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收获满满。分组展示调查成果的环节,同学们选择了语言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四种角色身份进行了调研。
 



许多同学纷纷表示此次团日的讨论让自己对未来的选择有了一个预期,同时也了解到了很多平常自己学科很少接触到的内容。这既是一次自我的认知和未来选择的讨论,也是一次跨学科的知识交流盛会。



力9班:高校招生变迁
 

力9班同学们齐聚线上,探索近20年来高校招生制度的变迁,结合钱学森之问,分享对于人才培养、竞赛存续的看法。在此改革之潮的起点,作为自招时代最后一届的他们畅谈感受。



郝瀚对高校自主招生从兴起到大面积扩张,再到饱受诟病,最后被叫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


杜一诺分享了北约、华约与卓越联盟的兴衰过程:08年国家进一步开放自招自决权后,各大高校结成集团对优秀学生“掐尖”,形成三大联盟为首的多次“小高考”。三大联盟的兴起代表着自主招生的巅峰,也同样在这个时期暴露出自招的诸多问题,自招随后迅速衰亡。





郝瀚介绍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取缔了自招,降低了高考以外的招生人数,限制了竞赛的破格入围,但还是为成绩顶尖者留下了一定的优惠。



马程田介绍“三位一体”的评分方法、地位、适用范围,以及“三位一体”走向大学的整个流程。




杨家炜分享国外自主招生情况



讨论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围绕以上六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线上互动,同学们交流活跃。大家对招生这个主题都有着相当亲切的体会和思考,期待未来高校招生能更加地公平、透明、高效,学弟学妹们能收获得更多,成长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