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大钱班”暑校第一周跟踪报道: X-idea Week

发布人:黄鑫 发布时间:2020-08-25 来源:清华学堂钱学森班


   

       “大钱班”暑校第一周结束了。八个Track40多个学生小组经历了烧脑、兴奋、辛苦,同时又充满收获的一周,学生们的成果可以说“令人震撼”。钱班的学生与高中生一起提出了精彩纷呈的问题,许多问题直指学科最前沿,并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在老师和助教的帮助下,小组成员们勇敢地探索,第一周的X-idea就产生了许多超出我们预期的想法,获得了各个Track老师的高度评价。让我们跟随同学们的视角,一起了解他们在“大钱班”暑校第一周里如何重塑对学习的理解,如何经历激情燃烧的奋斗,如何团结合作、跨界学习!


生物探微方向                        超滑技术方向

人机交互方向                         人工智能方向


X-idea Week不同方向主讲老师授课


学生X-idea总结汇报(超滑技术方向)


Part 1 重塑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本次暑校是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暑校,学生们需要小组合作进行研究。经过一周烧脑的研究学习,许多同学感受到了与之前学习方式完全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重塑了大家对于研究和学习的理解。我们欣喜地看到参与同学们亲身经历而体会到的收获感想!



大钱班”暑校学员朱冠宇:真正的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做一个更开放的习题


        中学以来,老师们往往强调“研究性学习”的价值,鼓励学生探索试题以外的世界。我当深谙此道——完成多份优秀社会实践论文,参加实验创新类物理比赛,常在学校实验室里悠然度日。或也因此,每当大人们提及“科研实习”,我总是投以不屑。诚然,创新的科研约莫总是与死板的习题相对,平日便常涉足探究性课题的我,该不是这些家长们教育的对象。


暑校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重塑了我的认知。原来,科研与探究的差异,首先在于提出问题。探究仍是一个稍显开放的解决习题的过程,问题是给定的,一切都在于如何更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而科研的首要问题,在于眺望未知,提出问题。


短暂的暑校使我懂得科研所需的核心能力——化繁为易、抽丝剥茧、由大及小、团队协作。同为物理,解决竞赛题的思维模式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思维模式犹如两个世界。或许过分模糊的选题、过分定性的结论,与习题相比寡味索然,然正是这些绝不完美的努力在不止地为人类探索新知贡献力量。与其拘泥于美妙的解析结果,不如大胆涉足未知,尝试实际问题。一周时间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我相信我对科研的崭新认知,将指导我相应培养新的能力,从而迈出由封闭式探究到开放式科研的转变之步。

 

 “大钱班”暑校学员杨瑞凯:回到孩童,找回好奇的学习


        参加夏校前,我怀疑过加入的意义。这些研究离我们太遥远,并不像教学课本触手可及。然而第一周的收获却大大超出预期。我在自由的交流氛围中突破自己,记录下每一次天马行空。于是,现实的束缚被想象的天空打破,观察的兴致指引着我探索周围的世界。在一次次点燃好奇心的火花后,我仿佛又回到孩童时期的自我,对身边的一切好奇,也对自己充满信心。”确定X-idea的过程,最要感谢的一定是我们的组长。可以说,李在存学长勇于质疑的精神为一切赢得了可能。在此之前,我从来都确信老师给出的结论,更不用说发表于《Nature》的论文。然而学长勇敢地将精力全部投入论文中理论的部分空缺,带领我们建立模型,提出大胆假设。目前这些理论还需要实验的进一步证实,但学长质疑的勇气已然在我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等待着它的春天。


大钱班”暑校学员冯炜棋:研究中学习,面对未知,Ask Why Not


        这次暑校向我展开了一幅未来大学研究式学习的画卷。在现行教育模式的培养下,我们每一个人无疑都是一个好的解题者。可大胆质疑、大胆幻想(Ask WHY NOT!)才是未来面向世界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正如徐芦平老师在第一天小组破冰活动上的分享:了解“已知”那是习题,只有去探索“未知”才叫科研。我想,所谓“习题”是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未知”才能让我们“看的更远”。而那些在已知与未知边界“探索”、一点点从黑暗中摸索出人类文明之光的人,才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科研带给人的成就感,是探索未知、不断冲破舒适区的快乐。勇于提问,勇于幻想。我为什么不能是那个问出‘WHY NOT ’的人?未来还有很多可能…


学生通过模拟进行自主探索(表面物理方向)



Part 2 激情燃烧的奋斗


研究性学习最大的不同是我们需要点燃自己心中的激情,让兴趣指引我们一步步坚持下去,完成艰苦的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迷茫和汗水,但是同学们不断迭代,在失败中探索,百折不挠。他们不是为了任何其他人而学习,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燃了自己的激情。


大钱班”暑校学员傅俊林:在失败迭代,寻找方向


最开始的尝试多是以失败告终。用气温与气压数据预测天气情况------失败,没考虑到冷暖气团,太阳辐射,气流与季节的情况;图形实现矿物分析-------失败,图形的特征不明显,机器学习的效率与准确率都极其的低。总结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对于ML函数更深层次的理解不足,也就是学习的不够深入,而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对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的能力的不足。数据的量过低,对数据关联性分析的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都暴露出来。而在总结反思之后,我们在后面的研究探讨中加大了对这些方面的关注,以提高研究的效率。


在几次研究未果后,我们小组陷入了瓶颈,不知方向在何。那时候对于GAN网络只有个大概的了解,并没有深入的探索,于是我们就GAN提出了许多后来看来不太实际的Idea。紧接着的是Mid-Term的报告。那时候,我们组还基本没有实果,也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便只能将我们的几个想法呈现出来。吴老师将我们不切实际的幻想逐一击破,对我们说,“要做实际的事”。


       在Idea被全盘否定后,回到小组会议上,全员都保持者沉默。沉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作为组长,有义务站出来,带领小组重回正轨。与组员进行一番交流后,我们小组做出了改变研究方向的决定------一步一步来,而转向更加基础、更容易解决的课题,也就是GAN的基础,MNIST手写数据集。我们共同研究了MATLAB帮助文档中的GAN源文件(DCGAN实现),对其加以修正,完成了简陋版的手写数字生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参数调整,最终达到了相对良好的结果。在此之下,我们顺势更进一步,开始了我们目前的课题—动漫头像生成。及时的“拨乱反正”让我们小组突破了瓶颈,走上了正轨。


大钱班”暑校学员王宏嘉:我找到了我的激情


       我深切地体会了三重境界:寻找方向时茶饭不思绞尽脑汁的‘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似乎找到方向却又被否认的失落惆怅,为小组PPT一连十小时工作的“衣带渐宽终不悔”;期待下周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第一次体会到了激情。平时我热爱的事也很多,但我发现商业方面真的让我thrilled,仿佛每分每秒都打着鸡血吊瓶,吃饭睡觉都想着BP,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找到自己的兴趣甚至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真是令人激动!” 关于需完成的项目,方向的确定真是历经波折。首先我想出且被组员采纳的古风购物中心项目目标过大,不适合在两周时间完成。接下来转向的我之前提出的汉服租赁平台项目又不切合痛点。然后另一位组员提出的智能家居项目因竞争力不强被PASS,最终我们在展示的前一天才确定了第三方校园服务平台的项目,灵感来自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高中住读生的问题,竞争很小,导师也认可我们认为抓住了痛点。最终大家采纳了我的建议方向,真的很开心。小组讨论的思维碰撞,个人的思想表达,及与导师的交流都让我最近眼睛都兴奋得放光。


百折不挠的研究性学习(生物探微方向)



Part 3 团结就是力量


      在这个时代,任何复杂工作都是合作的结果,研究更是如此。本次暑校,学生们结成小组进行科研学习,他们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取长补短。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本次暑校设计的buddy time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们交叉学科的可能,不同track方向的学生以结盟的形式,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许多项目的创新充分展现了交叉学科的力量。


学生自组织Buddy Time 晚间活动



大钱班”暑校学员杨瑞凯:团队的思维碰撞才能产生灵感——它们才是明星!


 问题的提出是第一周学习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绞尽脑汁地思索不总能帮助我们得到启发,有价值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思维碰撞的火花。无论是组内自由讨论的大胆发言,还是结盟小组之间的跨领域交流,高质量的idea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我们的Buddy来自超滑技术研究组,一周下来,甚是感谢他们给予的帮助。从猪笼草壁的结构特点到各类结构超滑,两个专业跨越了几个量级的鸿沟,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部分交流所得未与最后的想法确定联系,但是这些灵感曾为我们向前的道路点起一盏盏明灯,而这就足以成为夏校经历中最闪耀的明星!


大钱班”暑校学员周文熙:我们的想法来自Buddy Time的沟通


        brainstorm确定课题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非常棒的点子。最后我们把它们列了出来给导师Anferny看。导师的建议是:想法都很好,但是技术实现非常困难。我们陷入了沉思:如何保证创新的同时,技术又能较好地实现。我们认清了我们的定位:我们在想法和策划方面非常有创造性,但是在技术方面可能确实有些许欠缺。于是我们迅速转变战略:寻找小组合作。在buddy time 的时候,我们和一个人机交互小组结盟,互通有无。在了解了他们的技术特点已经大致内容后,Leo突然提出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手语翻译软件。我们拍案叫绝:目前市场上这类产品可以说是很少甚至没有。在有很高的市场价值的同时还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我们的project的题目也随之确定下来。


大钱班”暑校学员邱子杰:交流中学习,我的惊喜


       报名参加暑校纯粹是处于兴趣和好奇,因此起初刚开始开展活动时,我的内心是极忐忑的,担心自己跟不上课程进度,害怕无法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良好地沟通。但事实上,我发现勇于开始之后的艰苦远比下定决心之前的臆想要轻松得多。我们小组的同学和学长都很平易近人,在我学习有困难时尽力给予我帮助,也愿意聆听我略显幼稚而不成熟的想法;同时我还有结伴一起参加的好友,当在课程中遇到什么一时间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有人可以和我毫无顾忌地交流,而最终常常能够淡然地突破困境。

Buddy Time中不同学科产生跨界想法


暑校的第一周结束了,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开始,让我们期待同学们在暑校第二周里再接再厉,最终圆满的完成本次暑期学校。加油!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