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盛:“从0到1”创新的道法术
4月22日,深圳零一学院的王民盛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次颇具特色的X-idea课,钱学森班力8班刘天晟同学担任主持人。相比于以往科研团队或华为产业专家带来的学术与工程上的具体问题,王民盛老师站到了一个更高的视角上,鼓励同学们打破通常“做题家思维”,提出突破性的大问题,迈出“从0到1”创新的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希望同学们树立创新战略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现在的人生规划。
刘天晟同学主持
王民盛老师主讲
讲座从“内卷焦虑”开始,现在很多同学都在循规蹈矩的发展路径中不断进行低创新性工作,靠相竞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争取更好的机会。王老师借用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名言建立的“三圈模型”,指出大部分人都在“已知的已知”的红海中挣扎,造成严重的内卷。只有极少数拔尖人才跃迁到“”未知的未知”的蓝海,进行“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才能开辟出“已知的未知”的橙海,牵引一批人做出高价值的“从1到100”创新。

案例讲解
第二个是马斯克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王老师展示了马斯克进行创新的两种思考方式:一是系统思考,即不要静止孤立地思考,而是要建立空间的相互联系,在时间轴上进行考察。二是本质思考,即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不被当下的系统结构所束缚,回归系统本质进行逻辑推演,从而打破人们通常的认知边界。
王老师讲述了马斯克如何运用这两种思考方式创立SpaceX、为什么要把人类送到火星,为什么要开发脑机接口等问题。此外,他用一个互动小问题“如何解决汽车滞销”为例,展示了做题家思维和创新者思维的不同。
案例讲解
第三个是王兴的故事。王老师首先根据物理学的研究逻辑,建立了“从0到1”创新的四种基本方法,并用清华学长王兴的创业故事,展示了这些方法是如何具体应用的。
现场同学交流并发表观点
最后,王老师以未来的汽车行业为例,激发同学们去思考如何实现跨界创新。同学们集思广益,有同学想到了《无敌破坏王》中单人乘坐的无人驾驶飞椅,让人们可以更自由地出行;有同学想到了可以让整栋房子变成可以移动的车辆,在睡梦中送自己到想去的地方;还有同学联想到了曾经作为交通工具的马,认为未来的赛车会像如今的马术一样成为一项专门的运动项目。
从最初的单纯考虑电动车的演变,到交通行业模式的变革,再到从不同的行业层级以及多个领域综合分析后构想的未来城市模式,同学们的思路也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拓宽。
最后,郑泉水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感谢王民盛老师带来的精彩课程。郑老师也对目前很多同学的思路太窄的现象表达了担忧,希望同学们有更宽广的视野与创新精神,能够对未来进行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打开思路并从中找到未来的趋势。这种“从零到一”的突破也正是X-idea课程、钱班项目组以及零一学院想要引导学生们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