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钱学森力学班召开2021年战略研讨会

发布人:黄鑫 发布时间:2021-04-15 来源:清华学堂钱学森班


410日至11日,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简称“钱班”)2021年战略研讨会顺利举行。钱班首席教授郑泉水,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钱班项目主任何枫,钱班核心工作组白峰杉、陈常青、陈民、任建勋、孙沛、徐芦平、张雄等参加会议。


郑泉水作分享


郑泉水介绍了从清华钱班到零一学院的发展历史、使命、愿景等整体简况。他表示,如何培养实现“从01”范式突破的创新人才,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从“钱学森之问”到“李约瑟难题”面临的核心问题。钱班经过十余年探索与实践,实现了“重大问题”、“天赋学生”、“杰出导师”三要素汇集,诞生了一个个人才范例,初步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大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走出清华,如何让更大范围、更多类型的孩子的创新潜能得以激发,是目前钱班思考的重点。从钱班理念发展而来,立足钱班积累的经验,深圳零一学院应运而生。零一学院的创办兼容现有高等教育招生体系的选材机制,旨在发展面向社会开放的个性化拔尖创新人才“陪长”模式,让学生的潜能和创新天赋得到充分绽放。


徐芦平作分享


徐芦平介绍了OKR管理方法、零一学院的近期目标与规划,和零一实验室建设情况。他提到,目前正在筹备的钱班暨零一学院暑期学校将于今年暑假在深圳拉开帷幕,届时来自全国不同院校的中学生、大学生将与国内外大教授、科学家、科技创新领袖相聚,围绕微纳米界面、智能系统和未来健康三大重大挑战前沿领域开展深度学习。


白峰杉作分享


白峰杉从博弈论模型的视角,以诺奖得主的研究案例为全新切入点,就钱班第三版培养方案的结构性调整进行了简述。他认为,以X-idea为基础平台的培养体系要超越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层次,培养方案的设计逻辑要从还原型向成长型转变,从关注学生个体出发,聚焦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要始终用问题牵引学生,引导学生在不同阶段找到适配的研究问题,在研究实践中,筑造知识根基与多维能力成长相辅相成、同步进行。


任建勋作分享


任建勋分析了钱班新生导师制和SRT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构建更有效的导师体系,帮助新生顺利完成由中学向大学的过渡,帮助学生在科研中收获有价值的指导,他从导师规模、同一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导师制管理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陈常青作分享


陈常青分享了关于钱班新版培养方案中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他分享了近日发布在《自然》杂志上一项研究,探讨比较中、印、俄、美四国STEM学生的学业表现。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经过大学学习后,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下降,导致这一趋势的因素有中国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科课程偏少,中国大学“严进宽出”,学生动力减弱、高年级的课程安排少等。陈常青表示,制定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简要介绍了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教材和校内生态。与会教师围绕课程体系逻辑,“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落地,培养方案的迭代和优化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孙沛作分享


孙沛作了构建大规模和长周期拔尖人才选拔与评价机制的报告。他表示,面临学生规模增多、迭代周期长等挑战,未来计划组建一支合作交叉研究团队,构建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创新拔尖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


何枫作分享


何枫介绍了钱班文化建设现状和未来的拓展方向。她展示了钱班学生自发组织的多类Club,由钱班毕业生发起、帮助低年级同学的海外mentor计划,发扬朋辈学习的钱班班友会工作坊,不同主题的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文化活动。她说,钱班的文化生态正在进一步丰富建设中,希望同学们在钱班温暖的大家庭氛围中可以充分展示自我,互帮互助,收获成长。


研讨会现场


会上,与会教师围绕钱班新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X-idea课程和进阶式研究学习系统建设,科研导师团队扩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以更好地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下一步培养工作为鹄,本次研讨会首次学习借鉴OKR管理方法。参会老师基于议题一起梳理方向、分解分工、落实责任人,确保下阶段各项目标的有效达成。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