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师者风范 | 郑泉水:拔尖人才的培养不是“拔苗助长”,是让人才自己“冒尖儿”

发布人:黄鑫 发布时间:2021-10-31 来源:清华学堂钱学森班


      清华大学的郑泉水院士,一直是教育创新的积极推动者。



      创新,往往意味着“不受限”,不走寻常路。在郑泉水看来,关注教育,关注教育创新,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从江西抚州金溪县的小镇走出,成长为如今国际力学界的知名学者,走的正是一条不同于常人的路径。



      郑泉水在少年时就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囿于眼前的专业学科,学习上从不给自己设限。从土木到数学,再到物理、力学,他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凭借着个人的兴趣与自驱力,以及老师的从旁鼓励与支持,成就了他现今丰富而扎实的跨专业、跨学科的专业背景,也让他对教育本身拥有了更多的体感与反思。



      自1982年初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起,郑泉水在大学校园里已经度过了近40年。他不仅创造了个人的学术生涯巅峰,并且始终专注于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钱学森班”(以下简称“钱班”)就是他倾注多年心力打造的典范。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而我国教育领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考与实践从未停止过。2009年,“钱班”作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之一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郑泉水担任首席教授。经过十二年的不懈努力,“钱班”硕果累累,“钱班”模式成为了全国力学界的教改标杆。郑泉水认为,“钱班”模式是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湖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水波出去了,波纹必将越扩越大。“我们要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我相信‘钱班’的模式会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学者和师者,郑泉水院士以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对于科研工作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懈努力与追求。他表示,自己非常期待未来的大规模个性化教育,不再培养千篇一律的学生,而是遍地开花的个性化人才。“如今这个时代我们的物质已经变得非常丰富了,我认为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因为教育特别好的一点在于它不同于物质,物质消耗完了,就是没有了。但教育不一样,你改变了一代,接下去这一代会改变另外一代。所以我对我们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使命感,也充满了希望。”



师者·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用功这让我感到很内疚




我大概内疚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我应该出来做点什么当时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所以从2001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探索做这个问题也做了好几次尝试



陈一丹基金会我们知道您在学生时代是一位跨学科的学霸后来为何会选择了成为一名教师



郑泉水我非常关注教育这个事情其实跟南昌大学有很大的关系我本科是在江西工学院(注:南昌大学前身)那个时候我是第一届应届大学生。我本科学的是土木但是我学的完全是另外一些东西,我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我就沿着一条线开始学数学我的数学学得非常深很多研究生的课程都是自学的然后学物理再学力学我的老师都鼓励我我有好多门课,大概有四五门课,提前通过考试、免修甚至不用考试因为之前老师已经请我讲解过一些研究生课程了,老师说你就不用来参加考试了就给你高分了后我就做研究,我的老师就推荐我,帮我到处找老师。



陈一丹基金会是什么触动了您让您觉得原有的教育模式亟需改变和创新



郑泉水我去了清华大学以后我发现清华学生有用功的有不用功的我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到了2001年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我一个学生跟我读研究生特别聪明但他说我们一个班就只有一个想做学术的当时给我非常大的震撼



所以那段时间花了蛮长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当年在江西工学院受到的教育比我在清华给学生的教育好很多。我觉得实在对不起我自己的老师也愧对作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很内疚大概内疚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我应该出来做点什么当时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2001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做了好几次尝试



师者·

教育创新的底层逻辑是帮小孩找到他最想做的事



到了2009年我就意识到第一要素不是学科更不是知识第一要素是学生喜欢不喜欢能不能着了迷一样去做这件事




陈一丹基金会您是怎样去寻找并发现一条自己想要的教育创新之路的



郑泉水我那时是每周每天都在想这个事整整两年时间我们调研了我们认为的全世界跟我们相关的学科(人家)为什么培养这么好,然后调研我们毕业生提出改革方案当时强调为什么学生不感兴趣是我们的知识传递不好?教不好?内容不好?我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里,一直在这个方向。这个方向肯定是错的。



到了2007我发现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说因为我们是力学(专业),所以招不到好的学生。于是我们在2004年就改成航天航空(专业),依然招不到好的学生,所以肯定不是学科的问题。那时我组织了全航院的老师,整整讨论了三个月,(看)怎么来改动,最后发现根本改不动。



到了2009年我就意识到其实百分之七八十学生没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甚至更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做的事迷茫一直到研究生博士生迷茫所以我提的一个逻辑是什么呢第一要素不是学科更不是知识第一要素是学生喜欢不喜欢能不能着了迷一样去做这件事



陈一丹基金会也是在2009年,“钱班”正式创立并开始招生。遵照您提到的逻辑,后续又做了哪些丰富和完善?



郑泉水钱班当初提出的命题就是第一要素是以学生为中心必然是怎么帮学生找他真正想做的着了迷去做的事情这个事如果太难了他不敢做如果容易他不想做所以找到让他特别想做的事其实特别难



实际上是聚焦在这个事这个事我就把它叫做问题是一个问题一个能激发他内心是什么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最底层的就是把小孩内在的激情给激发出来然后通过做研究这个研究是探索未知也有可能是改变未来从小问题开始往大问题做但是小孩一定要有大人带如果没有好老师带他也不行我怎么能把清华这帮这么忙的好老师,尤其是最好的老师,请来一起带学生呢?这是很大的挑战。所以我提到第二个关键,我说要让全球的老师带,所以一开始(钱班)是按照这个概念设计的。当时清华给了(学堂计划)一个很好的政策,清华大学校领导说,你们几个人就做“特区”,你们就弄吧我们也不干预你。所以就试了年,我把“钱模式做出来了。



陈一丹基金会钱班”从创立到落地的成效如何?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郑泉水钱班的学生以前一直是到全世界去培养那次出了一个意外。华为听说有好玩的事情以后,就派了二十几个研究者到钱班”,讲华为有很多好问题让我出乎意外的是华为竟然吸引了个学生个学生说我不出国了不去MIT(麻省理工学院),不去哈佛到华为去。其中有一个学生找来找去找到大三结束一直没找到自己想做的方向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去了华为以后华为有个跟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把他打动了他就每天12点睡觉,早上6点起来花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解决了他们一个很重大的问题这是让我非常吃惊的一件事我突然意识到中国到了这个时间可以吸引到最好的人才了



另外,“钱班很多老师都是一直从头到尾坚持的到现在十多年没有什么物质奖励就是大家非常坚持来做这个事为了做这个事情慢慢找到方法论



师者·

如果让千里马拉一年磨它就会以为自己是头驴子



绝对不能操之过急,绝对不能拔苗助长。我不是去拔苗我是让学生去冒这是两个概念



陈一丹基金会2021“钱班”创立12为探索培养创新人才摸索到了成功的方向您觉得其中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郑泉水“钱班”做了十二年,我觉得“钱班“之所以做成功其实有几个关键要素我觉得问对问题是最重要的,就开始说的怎么学生找到他最想做的事把它激发出来,这个我们大概花了五年去探索掉过很多很多但是我们始终在找。一直到了2014,因为偶然的例子,“钱班”同学做了一个东西让我很吃惊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找到一个方法论了。从2014年开始“钱班”就在学校开设了一新课叫开放创新挑战研究”,这个课第一年开就取得很大的成功起初我们有年,没有学生做研究,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开设这门课以后,大概一大半学生发表论文了。这个方法找了以后,我们大概又花了两年多时间系统化。发现这个方法以后其实学生就可以放飞了



陈一丹基金会您提到的“放飞”学生是指为他们的课业减负吗



郑泉水所以“钱班”就开始把课程大量地减掉了当时怎么去减我也不知道怎么减我想来想去最后是一位来自数学系的白峰杉老师他说我给你提一个方案我们现在的钱班课程体系就是按这个构建的我们把课程一下子从170多个学分降到只有140多个学分你要让学生飞起来一定要给他降负荷把选择课程的自主权给学生其实他学的东西远远超过这个只不过是真正要求他学的没那么多其它东西让他自个儿去选我们也不管其实不用管的



陈一丹基金会在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这段时间里还发生过什么令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件



郑泉水:“钱班做了两年时间以后我又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有一批学生飞不起来所以我们就仔细考虑到底是我们方法不行还是人不行后面又做了一次比较大的一个实验2017年“钱班做了一个工科冬令营第一次做,不到1500个学生报名我们选了30个学生我用的是多维的评价不是一维的评价让我们意外的是,选出的前五名全都是高二的学生,这就给我一个很大的震撼高三一年可以把一帮学生的眼睛里的光全部给干掉



我说我发现原来有一批学生飞不起来,原来不是我们(让学生)飞不起来,是一开始他就飞不起来他已经养成习惯,眼睛没光了他就不想飞了后来我用了个词大家也用,就是一帮千里马让它推磨一天到晚推了一年磨的时候它以为自己就是个驴子你现在让它再做千里马它不跑了,我就是个驴子嘛!



所以绝对不能操之过急绝对不能拔苗助长我不是去拔苗,我是让学生去冒,这是两个概念。



陈一丹基金会“千里马”的比喻真很有趣那在培养过程中您会主要关注学生哪些成长要素



郑泉水我就想能不能把这种学生挑出来让他不要对高考那么在意进不到清华进其它地方也很好因为进到清华那一帮都是学霸相互比较,会特别打击觉得自个儿就是不行其实他本来就是千里马你有进到清华的天赋每一个都是千里马他这么好的一个天赋,最后做得自己不行这就把大批人扼杀掉了然后又是学那些热门的学科不是自己想学的学科进去以后爸爸妈妈一定要你学你不学还不行还有好多人想我考得这么好我干嘛不去选热门学科进去以后发现都不是自己想学的学科所以最后几年都是折腾都是痛苦



陈一丹基金会您认为教育对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郑泉水我觉得工业时代对付的是物质现在我们把物质变得非常丰富了下一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要“对付“脑袋。对脑袋最大的贡献就是教育因为教育特别好的一点物质完了,就消耗没了教育则是你改变了一代它改变另外一代所以我认为下面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



陈一丹基金会您认为我们教育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以及您对未来教育的梦想是什么


郑泉水理解我们整个的教育实际上两个大第一个是工业革命时代之前的就是师傅带徒弟所以只能很少的人第二个是工业革命时代以后的就是办大学了,大规模培养了但是丢掉了个性化的教育,我们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现在有个机会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所谓个性化是你可以得到最好的老师培养怎么实现这个,是我们在探索的问题。这既是使命也是重任这就是我的梦想。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