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简称钱学森班或TEEP)创立于2009年,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唯一定位于工科基础的试验班。其使命是:发掘和培养有志于通过技术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创新型人才,探索回答“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先生是全球华人中近代最有影响的学术大师之一,是我国近代力学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的前身—“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创办者。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的创办旨在秉承钱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型的创新教育模式,以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健全人格、领导力和突出创新研究和发明能力的人才。
钱学森班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因人而异、助力学生以志趣为导向、创新潜力极大发挥的个性化培养。其核心理念是: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独特的、特别感兴趣且天赋擅长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的激情方向指向历史性机遇下的全球性的重大挑战问题;鼓励学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乐意深入指导该学生挑战重大问题的杰出、有经验的导师。
钱学森班创立了注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CRC(Course-Research-Community/课程-研究-社群)培养模式,其特色是以“进阶式研究学习体系”为牵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精深学习,勇于并坚持探索和创新,团队合作并激励他人。
在课程(Course)方面,作为清华大学首个荣誉学位试点,钱学森班设置了荣誉学位培养方案,重点开设高强度荣誉课程,构建了独特定制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研究实践、人文和综合贯通的六大模块深广兼备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奠定深厚的基础知识,并促进融会贯通。
在研究(Research)方面,依照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规律,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创新研究实践环节,分别为低阶(大一至大二)、中阶(大三)、高阶(大四)。低阶包含“交叉创新挑战性问题”(X-idea)和“增强版学生研究训练”(ESRT)等环节,着重在于拓展视野、激发志趣、引领精深学习;中阶包含“开放性自主创新研究”(ORIC),在顶尖导师的辅助下,学生自主选题、开展创新研究,实现从学习者向研究者/创新者的蜕变;高阶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员项目”(SURF),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前沿领域,对接未来发展。进阶式研究学习系统与清华各院系、国内外顶尖大学与科研机构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研究与支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与志趣发展的需要。
在社群(Community)方面,通过“今日与未来-与大师名家”对话、班友会、亲友日等形式,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树立远大志向,提倡朋辈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导师之间多交流。
钱学森班每年招收大学本科生30名,寻求能在大学期间及毕业后不断追求卓越、持续激励他人的学生。
重大事件
师资情况钱学森班高度开放、学科交叉、国际化办学。由首席教授郑泉水院士领衔的来自全校多学科教师组成的项目工作组管理,有国内外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和教授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钱学森班首届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为力学大师黄克智先生和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系主任R. Abeytratne,第二届顾问委员会主席由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和国际力学顶级专家高华健先生担任,第三届顾问委员会主席由高华健先生和力学家胡海岩先生共同担任。 钱学森班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优势资源,聘请来自全校多院系的知名教授为各年级学生单开小班课,同时邀请国际著名教授学者来校授课、参与教学和研究指导。截至目前,已有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工程师学院、瑞士巴塞尔大学等全球顶尖学府的知名教授参与暑期授课。 钱学森班实行人生成长的导师制,实现因材施教。入学起,以双向选择实现学生与导师配备,就学习、科研、成长、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深度交流与辅导让每一位青年学子成长为坚毅、阳光、积极向上、不断追逐理想并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延聘来自全球范围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优秀教授、学者、专家等担任学术导师,在科研实践、出国研学与毕业设计等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
![]() 人才培养成果自创办以来,钱学森班创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大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如下成果: 1. 持续吸引了高考、竞赛选拔和自主招生中的顶尖学生,连续多年在全清华理工科招生名列前茅。 2. 凝聚了越来越多的不仅来自清华,也来自全球范围、不同学科(工、理、文等)、以及企业和管理界的志同道合的优秀导师。钱学森班组织高年级同学进行出国研学与实习,所有同学都参与了海外知名院校或国内顶尖企业的研究实践。目前钱学森班已与华为等知名企业建立定点实习合作关系。 3. 钱学森班每一届学生都有可圈可点的成绩。每届同学平均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或申请专利10余项。钱学森班2012级学生开创了开放创新挑战研究与实践,2013级学生获得了包括清华大学优秀班级第一名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校级、市级班级荣誉,2015级学生外骨骼项目获得了清华大学2016年度清华大学SRT一等奖,2016级学生成为了清华大学本科荣誉学位首个试点,2017级学生获得了清华大学创意大赛新生专场决赛一等奖等等,2018级学生在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中获得特等奖。钱学森班学生科研实践成绩斐然,四次获得清华大学SRT一等奖,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及银奖。2019年钱学森班未来系统实验室再创佳绩,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竞赛特别一等奖,这是钱学森班学生第二次获得“挑战杯”一等奖。2020年钱学森班学生的“柔性手术机器人”项目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获评“最佳创意项目”奖和“我最喜爱项目”奖。2013级和2017级先后荣获“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班先进集体”称号。2013级李逸良同学、2020级蒋玉骅同学、2021级丁恺睿同学先后荣获清华大学在校生最高荣誉——“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2015级陈一彤同学和2016级黄轩宇同学荣获“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4. 钱学森班90%的学生具有从本科到清华或国内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攻读直博生的资格。截止目前,毕业300余位同学,绝大多数选择了在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少数进入了顶尖科技企业直接工作。选择攻读直博生的院校分布基本呈现为:近2/3 (清华大学)、近1/3 (海外名校,主要为: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北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分布在力学、航天航空、汽车、热能、土木、机械工程、先进材料、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近40个专业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