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简介
X-idea课程通过聚焦重大挑战问题,激发学生科研志趣与激情,引领学生开展循序渐进的挑战性研究学习。
-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Alessandro Siria教授分享原子力显微镜
2月25日,由清华大学钱学森班主办的“X-idea:交叉创新挑战性问题”系列课程第十九讲在李兆基科技大楼B643开讲。本次课程邀请到纳米摩擦学与纳米流体领域的著名学者,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 Alessandro Siria 教授分享原子力显微镜 (AFM) 技术的相关内容。课程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吴坚教授主持。 Alessandro Siria 教授首先从光学显微镜引入,介绍了由于光的衍射所产生的误差和科学家们在不断减小精度上所做的努力,以及AFM(原子力显微镜)的发展历程。随后,他讲解了AFM几种经典的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测弯曲、测力的结构,现有的测振动本征频率的方法可以使得AFM的测量更加精确,并介绍了通过测本征频率来成像的原理。 报告最后,Alessandro Siria 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AFM的应用例子:比如少数的水分子在碳纳米管中是怎么运动的、研究金原子在拉伸过程中电阻的跃变、研究微观尺度下固液表面的性质、流体流动的性质等。 随着报告的进行,同学们很快产生了许多好的问题,在报告后举手提出。Alessandro Siria 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同学们对报告
-
华为挑战性问题专场:大健康领域动态无创血糖、血压监测
2021年11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钱学森班X-idea华为挑战性问题专场于法图B122举行。华为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鑫、崔明月受邀为同学介绍大健康领域动态无创血糖、血压监测的最新动态,并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度交流。
-
Serguei Saavedra教授:结构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
6月3日晚,由清华大学钱学森班主办的、本学期最后一次X-idea课程在法图B122教室举行。本次X-idea邀请到来自MIT的Serguei Saavedra教授分享结构生态学(Structural Ecology)的相关内容。报告开始前,Saavedra教授的博士生Chuliang Song为同学们进行了清晰精彩的预热,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结构生态学这一崭新的领域。Saavedra教授的报告后,同学们展开了分组讨论,并向Saavedra教授提问互动。Song学长以“没有一个物种是一座孤岛”点出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思想。研究生态系统就是研究物种与环境、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后,Song学长以花朵-蝴蝶的群落模型介绍了描述群落结构的两种方式,引出“群落结构影响共存情况,环境同时影响群落结构和物种共存情况”这一核心观点。结构生态学尤其关心环境如何对因果双方施加影响。不同于以往的生态学研究中提出的“动力学稳定性”,这一概念仅考虑环境改变对种群大小的扰动;结构生态学的核心要义浓缩在“结构稳定性”这一概念中,它考虑环境对内生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环境变动导致的生态学改变。Song学长以一份基于L
-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院士做客钱学森班“今日与未来”系列讲座
5月20日晚,钱学森班“X-idea——今日与未来”系列讲座第十九讲在法律图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受邀作题为“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和思考”的精彩报告。
-
彭寿院士:玻璃创造美好世界
5月13日晚,钱学森班“X-idea:交叉创新挑战性问题”系列课程第十三讲在法律图书馆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玻璃新材料专家、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彭寿应邀以“玻璃创造美好世界”为题作报告分享,带领大家敲开玻璃世界的大门,一起探寻玻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